閥門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
介紹了內部控制理論的演變與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建立,論述了閥門企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目標和原則,通過分析閥門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閥門企業建立完善內部控制的措施。
1、概述
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斷加深,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日益復雜。建設內部控制有助于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企業形象,增加企業價值。有利于企業對與實現企業目標有關的重大業務、經營、財務、法規及其他風險作出適當反應。確保企業遵守法律法規、規避市場風險、安全運行。內部控制的過程是通過納入管理的大量制度及活動實現的。閥門企業制定、完善和有效實施閥門企業內部控制更加必要和迫切。
2、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演變
內部控制是企業治理結構的精髓,其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和逐漸完善的歷史進程( 圖1) 。最初的內部控制定義就是內部牽制,基本是以差錯防弊為目的,以崗位分離和賬目核對為手段,以錢、帳和物等會計事項為主要控制對象,其核心主要關注于會計領域。經過20 世紀50 年代~ 70 年代和20 世紀80 年代~ 90 年代初兩次修訂確立了內部控制由內部控制環境、會計制度和控制程序三個要素組成。1992 年9 月,美國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的發起組織會( COSO) 發布了一份報告《內部控制- 整合框架》,提出了內部控制的三項目標和五大要素( 圖2) 。三項目標包括取得經營的效率和有效性、確保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遵循適用的法律法規。五大要素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2004 年9 月COSO 發布了《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 圖3) ,該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將內部控制整合框架涵蓋在其中,標志著內部控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3、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建立
2008 年6 月我國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和保監會五部委( 簡稱五部委) 聯合發布了財會7- 2008《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 以下簡稱《規范》) ,該《規范》提出了企業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時的目標。①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②合理保證企業資產安全。③合理保證企業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④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⑤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規范》將內部控制的要素歸納為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等五大方面,這些要素從企業管理運營中衍生出來,并整合在業務管理過程當中( 圖4) 。《規范》在形式上借鑒了COSO 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的5個要素框架,在內容上體現COSO 風險管理整合框架的8 個要素的實質。
圖1 內部控制的發展
2010 年4 月五部委聯合發布了財會11 - 2010《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 簡稱《配套指引》) ,其中包括《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 簡稱《應用指引》)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簡稱《評價指引》) 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 簡稱《審計指引》) 。在《應用指引》中涵蓋了企業組織結構、人力資源、企業文化、資金活動、采購業務、銷售業務、財務報告和信息系統等業務及事項。
圖2 內部控制框架
《配套指引》是對《規范》的進一步細化,標志著以防范風險和控制舞弊為中心、以控制標準和評價標準為主體,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銜接有序、方法科學和體系完備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目標的基本建成。
圖3 風險管理框架
從內部控制的歷史發展來看,每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都與企業組織形式的變化和利益相關者的價值目標相一致。內部控制正在逐步突破審計行業或者專業的限制,開始向企業管理和公司治理拓展和回歸。
圖4 《規范》的主體結構
4、閥門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原則
閥門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等各個環節里,要按照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的五大要素合理設計內部控制。使閥門企業內部控制嵌入企業各業務流程的具體業務活動中,融合在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之中。閥門企業的內部控制面臨著外部環境、文化理念、管理層經營哲學和各種競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內部控制體系也需要將眾多的因素與風險納入控制范圍予以考慮。
(1) 全面原則。內部控制是一種機制,是一個制度安排,包含了上至企業文化和治理結構,下至政策制度和內部審計,都需要強有力的管理子系統作支撐。使內部控制成為一個有機體協同合作,更充分的發揮內部控制體系作用。
(2) 重要性原則。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要仔細甄別,應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
(3) 制衡性原則。企業內部控制中在治理結構、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機制,同時兼顧運營效率。
(4) 適應性原則。企業的內部控制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
(5) 成本效益原則。內部控制對防范企業活動的錯弊和風險只能起到合理保證作用,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收益,所有設置控制點應達到控制收益大于控制成本。當有些意外可以不斷增加控制點來達到較高的控制層序,就應考慮采用多少控制點能使控制收益減去控制成本的值最大化。當控制收益難以確定時,應考慮在滿足既定控制的前提下,使控制成本最小。
5、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閥門企業多數還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較小,一般都缺乏系統性的內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沒有獨立的內審機構,對內部控制問題,缺欠獨立及系統的監督和評價。
(1) 建制不完善。內部控制缺乏控制主體,缺乏相互制衡,監督,約束和激勵機制。內部控制得不到重視,沒有嚴格的監督體制只會降低企業的辦事效率,阻礙企業發展。閥門企業要想長久發展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來支撐,否則將會給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2) 人才匱乏。企業缺乏專門的風險管理人員,因而不能建立起科學的流程化管理。企業應遵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通過招聘和競爭上崗等多種方式選聘優秀人才。
(3) 執行力度不夠。企業面臨諸多風險,且形成風險的因素很多,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由于內控框架很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因此企業在制定內控制度中缺乏指導,缺乏科學性,沒有建立必要的風險預警和評估機制,對突如其來的風險往往手足無措,只能被動接受,由此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因此很難真正履行其內部控制職能,外部監管不到位。
(4) 信息平臺能力較弱。企業信息平臺建設滯后。各個職能部門使用的軟件各不相同,嚴重影響了信息的及時性和有用性。信息很難在不同部門間共享,信息資源未達到集成。同時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信息溝通難以迅捷化。信息系統總體控制能力較弱。制約了內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6、改進措施
內部控制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存在企業經濟活動和經營管理,就需要有相應的內部控制。企業只有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才能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謀求穩定戰略發展。針對目前我國閥門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幾方面提出解決辦法。
(1) 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執行理念閥門企業全體員工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內部控制工作,行動上嚴格執行內控制度。其次應了解每個人的職責及績效的評價和考核方式,并能主動配合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強化全員法制理念,貫徹依法、守法的意識,為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提供法制基礎。在內部控制中強調溝通與交流,可以減少各控制主體與受控制對象之間的摩擦,加速企業健康發展。
(2) 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應以法制為推動,以企業實施為主體,以政府監管和社會評價為保障。企業要用戰略的眼光,中觀內部控制發展趨勢,結合企業的實際和未來發展需要,清楚積弊,合理劃分權責,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完善工作流程,采取有效措施,將關鍵業務的內部控制作為重點,保持制度執行的穩定性,同時輔以嚴格的監督檢查,提升檢查的執行力。確保內控制度的真正落實。
(3) 優化控制環境
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滲透于企業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之中,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閥門企業要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掌握先進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隊伍,要為人才創造平等競爭和施展才華的機會。要積極創造條件,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以加強其歸屬感。提升企業文化,增加員工對企業信心和認同感,增加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解決了人的問題,發揮了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將會在全體員工中貫徹和執行。在所有的經營管理活動中,都要牢固樹立法制念,為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提供法制基礎,科學保障。
(4)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
控制環境中包括的要素很多,但考慮成本效益原則,需要對那些會影響有關控制目標實現的要素風險程度進行合理的評估,對那些風險水平較高的可控因素實施控制。同時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控制系統。使企業能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及企業外部之間有效溝通。在信息系統的日常使用中,由于信息系統產生的舞弊現象更具隱蔽性,所以企業應通過采取權限控制、數據錄入及輸出控制和手工憑證的控制等方式,規范對數據的查閱或修改,強化監督檢查機制。防止信息系統產生舞弊現象。
(5) 加強監督與評審
首先,應當不斷地在日常工作中監督評審內控的總體效果。對主要風險的監督評審應當是公司日常活動的一部分。其次,對內控系統應當進行有效和全面的內部審計。內審要獨立進行,應得到適合的培訓,并配備稱職和得力的人員。內審作為內控系統監督評審的一部分,應當向董事會或其審計委員會直接報告工作。最后,不論是經營層或是其他控制人員發現了內控的缺陷,都應當及時地向適當的管理層報告,并使其得到果斷處理,實現組織預期達到的內控水平。
7、結語
內部控制不僅僅是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責任,最重要的是要得到企業全體員工的重視。治理企業內部控制薄弱必須從制度建設、道德建設等多方面綜合著手,才能徹底改善內控環境。基于我國閥門企業現有的內部控制水平,它必將經歷一個較長的完善過程。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逐步構建內部控制框架,使閥門企業在內部控制的保護之下獲得持續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