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封裝白光LED衰減特性的研究

2009-11-30 劉菁菁 華東師范大學納光電集成與先進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本文對GaN基藍色發光芯片,激發YAG黃色熒光粉混光獲得白光的LED(W-LED)的衰減特性進行了系統研究。以不同封裝及集成模式制作W-LED 模塊,對比了以傳統封裝的點光源W-LED光源結構和平面封裝的W-LED光源結構的衰減情況。結果表明LED的封裝結構對其散熱性能有重要影響。與傳統顆粒封裝工藝相比,平面封裝工藝可以大大改善W-LED集成光源模塊的散熱性能,因此可以有效地延長LED光源的使用壽命。

一、引言

  作為第四代照明光源,GaN基發光二極管(LED)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廣泛關注,對比前三代照明光源,即白熾燈、熒光燈和氣體放電燈,LED具有環保、節能、顯色指數高、體積小、壽命長、響應速度快等突出優點,并被廣泛應用于汽車、交通燈、電子產品背光源、顯
示屏、景觀照明燈等領域。

  節能是LED最大的特點,在我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照明用電約占總電量的12%, 保守估計2010年我國總發電量將達到30000億度,照明用電將達到約3600億度,如能節約一半的照明用電就是1800億度,相當于兩個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隨著技術的發展,白光LED比白熾燈節能90%,比熒光燈節能60%。照明節能產生了兩方面益處:能源消耗的節約和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的減少。

  LED照明技術正處于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發光效率不斷改善,根據Haitz定律,每兩年單個LED封裝器件輸出的光通量將翻一倍。未來LED將成為全球照明的主要光源。 利用LED作為光源制造出來的照明器具,在照明領域正吸引著世人的目光。LED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光源產品,必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21世紀將進入以LED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時代。

  LED的優異性能使其快速地進入了照明光源產業,但由于芯片發熱而引起的光衰使LED照明應用的發展遇到了瓶頸。盡管很多實驗研究表明LED的壽命可達十萬小時以上,但是傳統封裝的LED光衰嚴重,因此,改變封裝材料及改善封裝結構就成為了解決散熱問題的主要途徑。本文通過長時間的老化測試,對封裝結構和工藝的優化能否解決LED散熱問題進行了研究。

二、實驗

  實驗中的白光LED光源模塊采用了兩種不同封裝工藝。一種是采用傳統工藝將YAG熒光粉涂敷在藍色芯片表面,用環氧樹脂常規封裝的W-LED顆粒直徑為5mm,光出射角為60°,W-LED顆粒的剖面如圖1-b所示。分別選擇32顆和52顆光電特性一致的W-LED顆粒,以串聯的形式集成于具有電路布置的PCB板上形成LED集成光源模塊,如圖1-a所示。通過驅動電路,使W-LED集成光源模塊發光工作。正常工作時,輸入電壓為220V,W-LED的工作電流為15mA,32顆和52顆集成光源實測功率分別為1W和2W,文中對其簡稱為1W模塊和2W模塊。對1W模塊和2W模塊分別進行2000小時的老化,采用照度儀(TES 1330A)測試其不同階段的照度值,光源測試環境為37cm*25cm的暗箱。


傳統封裝的W-LED結構示意圖

圖1 傳統封裝的W-LED結構示意圖:(a)多顆W-LED集成光源模塊示意圖(1.傳統W-LED顆粒 2.PCB板) (b)單顆W-LED結構示意圖(1.芯片 2.熒光粉 3.環氧樹脂 4.金線5.支架)

  另一種封裝形式是平面封裝結構,是在鋁基板上制造凹槽結構,將藍光芯片通過傳統固晶工藝,直接安裝在鋁基板的凹槽結構中,將芯片電極與圖形化的鋁基板電極相連接,最后采用灌膠工藝將熒光粉膠灌覆于串聯芯片的表面。形成一光滑平面,實現混光型白光LED平面光源模塊如圖2-a所示,其單元結構如圖2-b所示。采用該封裝工藝配合驅動電路,通過串并聯法制造出實測功率為對8W和17W的新型W-LED平面光源。正常工作時輸入電壓為220V,8W W-LED平面光源模塊的正常工作電流為120mA,17W W-LED的平面光源模塊的正常工作電流為240mA,單顆W-LED芯片上的工作電流為20mA。分別對8W和17W的W-LED平面光源進行2000小時的老化測試,采用照度計(TES 1330A)測試其各時間段照度。測試環境為暗室,測試儀器與被測光源相距3m。

圖2 平面封裝W-LED單元結構示意圖::(a). W-LED平面光源模塊結構示意圖(1.熒光粉 2.鋁基板) (b)W-LED平面光源單元結構示意圖(1.芯片 2.電極 3.熒光粉 4.絕緣層 4.鋁基板 6.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