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課程教學設計與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

2014-12-07 張伶俐 廣西機械高級技工學校

  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教學設計的原則, 從課程內容構建、教學單元設計展示、考核方案設計等方面對AutoCAD課程教學進行設計與改革。

  AutoCAD 課程是機械職業教育中普遍開設的學習課程, 學習的是AutoCAD 軟件操作, 與《機械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緊密關聯, 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 要求學生掌握熟練的操作技巧和綜合運用能力。目前的授課把命令按模塊劃分, 以命令講解為主, 練習為輔, 造成學生只是孤立地認知每個操作命令, 不知道如何運用, 更不清楚綜合運用, 真正遇到實際工作任務時一臉茫然。因此, 要改變目前教學中出現的不足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 而采用能高度體現實用主義教學原則, 以項目為載體、通過實施若干個完整工作任務的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設計, 顯然成為較優選擇。因為該教學設計強調" 學中做, 做中學", 倡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 以及充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發揚學生小組協作的團隊精神, 學生在以工作為主線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完成既定任務, 有效地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 實現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技能, 系統學習工作過程知識,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一、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教學設計

  (一) 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教學設計原則

  AutoCAD 課程工作過程化教學設計基于兩個基本原則, 一是逆向設計原則, 二是遵循學生學習成長的一般規律原則。

  逆向設計原則, 即根據畢業生就任職業崗位群的工作能力和知識要求來確定課程教學內容, 通過系統化設計若干個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務把相應的能力要求和知識點包含進去, 學生圓滿完成即可既學習了理論知識又掌握了實踐操作。

  學生學習成長的一般規律是指循序漸進、溫故知新的學習規律。一是學習的命令應由少到多、由單一到綜合逐漸疊加。二是完成的任務由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困難。三是以任務驅動操作命令的學習, 即新的工作任務在之前學的操作命令基礎上引入新的操作命令, 迫使學生習新命令才能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如此循環, 學生知識量不斷上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 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也不斷提升, 最終實現職業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 工作過程系統化工作任務設計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 以及對機械制造類崗位群的深入調研、了解, 按照逆向設計和遵循學生學習成長的一般規律原則, 設計了基本平面圖形、繪制典型零件圖、繪制裝配圖、三維實體建模的四個單元, 每個單元可根據不同專業的設置要求, 即課時數的不同來設置數量不同的工作任務。本文根據數控技術專業36 學時來考慮, 在基本平面圖形學習單元設置了繪制標準圖框、繪制墊圈、繪制凸臺3 個工任務,繪制典型零件圖學習單元設置了繪制齒輪、法蘭盤、叉架、軸和泵體零件5 個工作任務,在繪制裝配圖學習單元設置了繪制平口虎鉗裝配圖1 個工作任務, 在三維實體建模學習單元設置繪制泵體零件三維實體1個工作任務, 由于篇幅有限, 上課演示的項目, 以及學生課后練習的項目在此就不再一一展示和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登錄該課程在我校的精品課程網站詳細了解。AutoCAD 課程工作過程系統化工作任務設計結構如圖1 所示。

AutoCAD課程教學設計與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

圖1 AutoCAD 課程工作過程系統化工作任務設計結構圖

  (三) 工作過程系統化學習單元設計展示

  為了能更好地實施教學, 確保學生能圓滿完成每個工作任務, 達到預期效果, 每個工作任務學習單元都按照單元教學設計、工作任務書、單元學習指導書、PPT 多媒體課件、操作視頻等方面來準備教學用材料。本文以繪制泵體零件圖這個工作任務為例, 展示如何進行學習單元的設計。如表1 所示。

表1 學習單元教學設計示例

AutoCAD課程教學設計與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

  近年來筆者一直按照本文論述的教學設計實施教學, 從對學生學習的細致觀察, 以及每次課的教學總結、反思中可以發現許多突出的好現象。一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每次課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 學生都能專注聽講、抓緊時間、認真操作、細致地提問等, 表現出對知識的如饑似渴、迫不及待嘗試操作的心態。二是學生每次都能完成任務, 所以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持續保持熱枕的學習致。三是學生的整體水平較均衡, 分層不是很明顯。四是學生能善于思考、勇于探索, 對操作命令的記憶更深刻、認知更深入, 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以及能發現操作過程中的錯誤或解決遇到的問題。五是積極拓展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如登錄課程網站學習、參加網上操作競賽、校內操作競賽等, 不僅要求會操作, 還力求快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