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軸流泵的設計及試驗研究

軸流泵 朱榮生 江蘇大學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闡述了螺旋軸流泵的原理和設計方法,基于商業軟件ANSYS CFX 對設計的螺旋軸流泵進行了數值計算,并與試驗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0.8Qd工況時,在葉輪輪轂與葉片結合處存在局部高壓區和漩渦,隨著流量的增大,局部高壓區和漩渦逐漸減小并消失;設計工況和1.2Qd工況時,泵內部壓力和速度分布逐漸均勻,流動平穩,入流平順;設計工況下,試驗揚程H=5.38m,比規定值高7.6%,比預測揚程低4.8%;試驗效率η=77.8%,比規定值高2.8%,比預測值低3.1%,最高效率點為1.2Qd工況,效率為78.9%,比預測值低5.8%,偏大工況運行;運行全過程中,獲得了平滑下降的Q-H 曲線和功率曲線,無馬鞍區,無過載現象發生,達到了設計要求。

  目前國內的污水處理用泵主要有污水泵、污泥泵、潛水軸流泵、旋流泵、螺旋離心泵等.綜觀應用情況,現有各種污水處理用泵雖然具有抽送含顆粒、雜質混合液的較好性能,但由于受泵型結構所限,泵在工作中會時常發生繞纏與堵塞故障,而且對物料破壞嚴重,更無法用于抽送長纖維、大粒徑固體物和要求不損傷的物料(活性污泥),遠不能滿足污水處理等行業的需要。雖然螺旋離心泵具備無堵塞、高性能等特點,適合用于污水處理,但不能提供所需的大流量。因而,具備大流量、無堵塞、無損性和高性能的污水處理用泵是今后的發展趨勢.本研究通過CFD數值模擬,分析了螺旋軸流泵的內部流動規律,并開發出一種結構緊湊、無堵塞、無纏繞、無損性且大流量的螺旋軸流泵。

1、螺旋軸流泵的開發原理與設計

  鑒于目前我國污水處理的嚴峻形勢,開發出一種流暢、高效、大流量的污泥回流泵至關重要.據前人研究和試驗結果可知:當離心泵和旋流泵的水流流經泵葉輪時,有一個突然的90°轉角,許多絮凝體被打碎且很容易造成纖維物質纏繞;阿基米德螺旋泵雖然能夠輸送高固體含量的污水,但結構龐大,受場地的限制而不能使用;螺旋離心泵具備無堵塞、無纏繞和無損性,柔性輸送,使活性污泥中的菌膠團結構基本保持完整,仍保持其物理性質,但不能提供所需的大流量,且徑向尺寸大,安裝不便;潛水軸流泵具有大流量、結構緊湊等特點,但對所輸送的介質有較嚴格的要求,容易被纖維狀物質纏繞造成堵塞,燒壞電機,并且流量揚程曲線存在馬鞍區,流動損失較大。

  螺旋軸流泵的開發是基于兩相流理論,為輸送固液混合物設計的一類新型泵,尤其適用于作為污泥回流泵.其工作原理是泵軸帶動螺旋型葉輪旋轉,介質在螺旋葉片的束縛下沿螺旋線方向拋出,經過空間導葉導流后,沿軸向流出;其特殊形式的葉輪結構工作時產生的液流壓力與流速趨于均勻,既無水流沖擊,又能強制進料,具有極好的通過性能。由于其結合了螺旋泵和軸流泵的優點,且其比轉數高達570以上,因此稱為螺旋軸流泵。

4、試驗研究

  4.1、試驗方案設計

  螺旋軸流泵性能試驗是在具有B級精度的水泵開式試驗臺上進行的.測試系統由螺旋軸流泵、井筒、管路系統、壓力傳感器、電磁流量計、調節閥和二次儀表等組成,按照GB/T 12785—2002《潛水電泵試驗方法》進行試驗.試驗開閥啟動,從額定流量的150%一直進行到關死點,相關測試數據由計算機自動采集和處理,螺旋軸流泵的實物圖如圖8所示。

螺旋軸流泵實物圖

圖8 螺旋軸流泵實物圖

  4.2、結果與分析

  從圖9中可以看出:揚程的預測曲線與試驗曲線基本符合,無馬鞍區存在,且在設計點試驗揚程H=5.38m,比規定的設計值高出7.6%,除在1.5Qd外,其他點的計算值均比試驗值高,但最大誤差不超過6%,在合理范圍內;預測效率曲線趨勢與試驗曲線基本相同,設計點的試驗效率η=77.8%,比規定值高出2.8%,比預測值低3.1%,最高效率點為1.2Qd,效率為78.9%,比預測值低5.8%;預測功率曲線與試驗曲線平滑下降,整個過程的最大功率為試驗功率P=43.1kW,小于45kW 的額定功率,無過載現象發生。由此,說明本螺旋軸流泵的設計達到了設計要求,設計方法合理可行。

試驗性能與預測性能對比

圖9 試驗性能與預測性能對比